星空(股份有限公司)体育·官方网站-感受不一样的体育

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广州有大格局

2025-07-05 14:49

  城市如个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在广东,21个地级市都有其独特的运动基因,与各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深深契合,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当篮球赛事燃动全城,当骑行者如风一般穿过如画的街道,当划动舟楫的汗水滴在清清的河道……超燃的动感就成为这个城市最独特的风景。

  围绕“十五运会看广东”,推动广东21个地级市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运动,赋予城市独特的体育性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即日起启动“探寻21城体育性格·动感广东的超燃IP”系列宣传,以广东21个地级市的城市运动IP打造为切入口,开展丰富多彩的报道模式,挖掘体育背后的相关故事,充分宣传广东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火热场景,展现“人民的体育盛会”。

  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是衡量体育强市的重要指标,如今广州正积极锚定 “国际赛事中心” 的定位,通过谋划系统赛事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完善办赛机制等举措,全方位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借助粤港澳联合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契机,开启体育强市建设的新篇章。

  在构建赛事体系方面,广州有着清晰且全面的规划。一方面,致力于举办更具影响力的国际顶尖赛事,比如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的高水平举办,并利用十五运会契机积极探索,引进一批市民热情高、影响力强的重大赛事长期落户;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广州马拉松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创建新的水上、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打造龙舟赛事嘉年华,还积极培育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品牌赛事。

  同时,发展职业体育赛事,完善保障扶持体系,推动职业俱乐部健康发展,创新联赛举办模式;拓展群众体育赛事,织密群众身边的赛事网络,覆盖各类人群、地域和时间周期。此外,广州还计划探索设立体育赛事扶持引导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赛事的积极性。

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广州有大格局(图1)

  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贾俊峰表示,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对广州高质量建设体育强市、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意义重大。在硬件设施和办赛能力上,广州坚持节俭办赛,对30个现有场馆进行 “微改造”,注重无障碍和全龄友好,同时传承创新,打造精致街区,兼顾赛时赛后利用,扩充市民锻炼和休闲空间。

  在推动全民健身方面,广州将 “增加全民健身活动场地” 纳入民生实事,抓好公共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升 “群体通” 服务水平,举办系列群众体育活动。

  对于广州建设国际赛事中心,广州跑步界的 “大神” 松风也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期待。他连续11年参加广州马拉松赛,见证了广马从发展到成为国际金标赛事的历程,对赛道、服务等方面赞誉有加。作为 “新广州人”,他为广州的体育发展和城市魅力感到自豪,期待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希望赛后场馆能更开放给市民,也期待有更多新的跑步路线和赛事类型。

  未来,广州将继续围绕建设国际赛事中心的目标,不断完善赛事体系,丰富赛事资源供给,以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 的姿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邀请,共赴这场体育盛会之约。

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广州有大格局(图2)

  在“探寻21城体育性格”的系列观察中,广州以其国际赛事云集、创新接轨全球的显著特点,展现出“国际赛事中心”的鲜明定位。围绕这一核心体育IP定位及其对广州的意义,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贾俊峰(上图,广州市体育局供图),探讨广州如何借力全运会契机,在场馆建设升级、赛事组织运营、服务保障以及推动全民健身等方面,全方位塑造和传播城市体育新形象。

  羊城晚报:作为核心赛区之一,广州被定位为“国际赛事中心”。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个定位对广州的意义?广州将如何肩负起这份重任?

  贾俊峰:在今年6月30日,《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经16届10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广州要全力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中心。这对广州高质量建设体育强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有重要意义。其中最直接的意义是,通过进一步丰富优质体育赛事资源的供给,广大市民游客将能在广州欣赏到更多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精彩赛事。例如今年广州首开国内先河,成功举办世界田联接力赛,受到了社会各界热捧。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专访时盛赞“广州组委会是世界级的”。另外,广州赛区承担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场开幕式,以及十五运会40%的项目和残特奥会35%的项目。我想这也是国家对广州办赛能力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肯定。

  为了建设国际赛事中心,广州将把握全球体育赛事发展新趋势,匹配广州城市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国际重大赛事及自主品牌赛事等赛事体系和布局;构建与国际体育组织、体育机构的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推动国际性赛事资源向广州集聚;完善市场化办赛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市场主体深度参与赛事举办和运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开门办赛新格局,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体育担当。

  羊城晚报:打造国际赛事中心离不开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的办赛能力。广州在体育场馆建设/升级改造、赛事组织运营、服务保障等方面,为迎接十五运会做了哪些关键准备?有哪些亮点或创新之处?

  贾俊峰:广州着力推进“老场馆焕新彩”,坚持节俭办赛。广州赛区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采用“微改造”的方式,重点体现在无障碍、全龄友好等方面。坚持传承创新。深挖场馆历史文化底蕴,一体推进场馆内外品质提升,打造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使一批位于城市中心的体育场馆,如天河体育中心、越秀山体育场更好地延续城市记忆,与城市周边环境更加融合,成为展示“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窗口。

  为了更高质量地兼顾赛时赛后利用,在场馆和街区改造中,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除更新改造正式的比赛跑道以外,还分别更新和新增了二层平台的全天候环形跑道和场外的健身跑道。与此同时,扩充市民群众的体育锻炼和休闲空间,让全民无界的“跑者天地”呈现在市民眼前,充分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羊城晚报:广州如何借力十五运会,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有哪些具体的惠民举措,让市民共享“家门口的盛会”?

  贾俊峰: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延伸。以全运会为例,全运会已经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舞台,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体项目中追逐梦想的舞台。十五运会在广州开幕,必将引领广州全民健身新热潮。广州也将会乘着十五运会的东风,加大力度推动全民健身发展。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共享这场家门口的盛会,今年广州将“增加全民健身活动场地”纳入我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计划新建3个体育公园、500处便民健身设施,全市足球场达到1890块,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们还将一如既往抓好公共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和时长均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体通”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丰富预订体育场地、报名赛事活动等功能,扩大线上“体育运动圈”。截至2025年6月,“群体通”已上线万张,提供场地服务总时长58万小时,惠及市民群众198万人次,拉动体育场馆运动消费3000万元。接下来这半年,广州还将举办一系列以“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主题的群众体育活动,包括市长杯、体育节、户外运动节等,既要让“全民迎全运”的社会氛围热烈浓厚,更要让广大的市民游客喜闻乐见,参与其中。

  羊城晚报:十五运会后,广州“国际赛事中心”的定位将如何延续和发展?广州在吸引和培育更多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方面,有哪些长远的规划和愿景?

  贾俊峰:十五运会后,深受各地跑友喜爱的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广州马拉松赛将于12月中下旬举行。今年的广州马拉松赛将继续围绕赛事品牌打造、参赛体验升级等精耕细作。在此,我诚挚欢迎广大体育爱好者到广州来,看全运,跑广马!

  接下来,广州将进一步锚定建设国际赛事中心目标,举办更具影响力的国际顶尖赛事,培育更具显示度的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更具竞争力的职业体育赛事,拓展更高参与度的群众体育赛事,探索设立体育赛事扶持引导资金,进一步完善赛事体系,丰富赛事资源供给,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赛观赛体验。

  羊城晚报:请用一句话,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来广州感受全运会的“超燃”魅力!

  贾俊峰: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以体育盛会之名,邀您共赴美丽花城之约!羊城晚报记者 苏荇

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广州有大格局(图3)

  松风(本名李国权,上图,柳诚摄)是广州跑步界的“大神”,曾经参加过十一届广州马拉松赛。2011年第一次参加广马,就跑出2小时48分的成绩,收获当届广州马拉松第20名。如今松风是一名专职跑步教练。作为一名“新广州人”,松风这些年从一名星空体育官方入口业余跑者晋级为专业教练,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对于广州国际赛事中心的定位,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期待。

  羊城晚报:作为全运会核心赛区之一,广州被定位为“国际赛事中心”。作为“老广州”,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个定位?

  松风:我作为一位在广州生活多年的资深广州人,也是“新广州人”,见证了广州各种体育赛事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中。例如我参加了11年的广州马拉松。从2012年至今,我一直参与其中,因为广州这座城市的体育魅力非常吸引人。

  11年的不断参赛让我热爱这座城市,热爱广州的市民朋友,因为广州市民的热情和包容,广州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宽容,让我在此生活得非常愉快和高兴。我作为新广州人居住在广州,为广州的体育发展,为广州的包容和魅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羊城晚报:11年来,您一直参加广马的比赛,能感受到广马的变化以及赛事对这座城市的改变吗?

  松风:这是我第十一次参加广马,广马给我带来的感觉是非常震撼。我见证了它十一年来的变迁,一江两岸的经典路线,穿越老城区、新城区之间的赛道非常漂亮,令人流连忘返。广马赛道边的拉拉队、志愿者和各种补给点,都让人感觉非常贴心,这正是广马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广马如今是国际金标赛事,是以世界顶级赛事的标准打造的,也是模范,其服务和赛事水平在逐渐提高。这些年报名广马的人数逐年大幅增加,竞争也愈发激烈,成绩越来越好。在我看来,广马已经是世界级的赛事,顶级的金标赛事,这也是许多朋友越来越喜欢参加广州马拉松的原因。

  羊城晚报:全运会广州是东道主之一,你作为广州市民,对于这个盛会有什么期待?

  松风: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全运会的赛事何时可以购票。我就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跑友朋友来广州、来到大湾区观看全运会的比赛。全运会将有中国最知名的运动员参加,能够近距离观看他们的比赛,这真的令人非常兴奋。我还可以邀请我的朋友们一起看比赛、品尝广州美食、规划路线以及欣赏大湾区的风景。我真的非常期待全运会。

  松风:作为一个在广州跑了11年马拉松的新广州人,我对这座城市未来的体育发展真的充满期待!全运会后,广州所有的场馆都建得非常国际化,期待全运会以后,这些场馆能够更加开放给市民进行运动。

  另外我也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有意思的跑步路线被开发出来,比如星空体育官方入口沿着珠江两岸打造超长绿道,串联起广州塔、沙面这些地标,边跑边欣赏城市美景,成为跑友们的城市特色户外运动圣地!

  赛事方面,除了经典的12月的广马,也特别期待能有更多小众但超酷的赛事,像夜间荧光跑、障碍挑战赛,或者在年初2月至3月举办不同距离的赛事,比如5至10公里跑步赛事等。如果能在更多的运动公园,开发出更多的社区跑项目,让不同运动喜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那就更好了。

友情链接: